江蘇捷勝錨機有限公司
(原泰興市捷勝船舶設備有限公司)
地址:江蘇省泰興市江平南路76號
全球服務熱線:13905266196
手機:13905266196 13905264589
電話:0523-87838058
傳真:0523-87838058
網址:www.ada1997.cn
E-mail:js139589@163.com jm139589@163.com
百度IDL興衰,人才流失下的吸引力何在?
人氣:14949 發布時間:2018-07-25
人工智能時代的競爭,一定程度上也是人才的競爭,對于想贏在AI跑道上的百度來說更是如此,但如果留不住人這個就有點略顯尷尬了。
7月24日凌晨四點多,徐偉發了一條朋友圈,宣布從百度離職開啟新的旅途,這位前百度深度學習研究院(IDL)杰出科學家下一步動向是要投奔自己老朋友余凱的公司,擔任地平線的General AI首席科學家,在硅谷建立General AI Lab,做通用人工智能的研究。
徐偉的離開可以說百度又折了一員AI大將,百度研究院目前下設五個實驗室,分別是深度學習實驗室(IDL)、大數據實驗室(BDL)、硅谷人工智能實驗室(SVAIL)、商業智能實驗室(BIL)、機器人與自動駕駛實驗室(RAL)。
在2018年1月18日,百度研究院宣布設立商業智能實驗室(BIL)和機器人與自動駕駛實驗室(RAL),同時引入了Kenneth Ward Church、浣軍、熊輝三位人工智能領域科學家,以補充人才不斷流失造成的供血不足,加上新任院長王海峰、資深科學家徐偉以及李平、楊睿等技術高管,新的面貌曾被百度稱為“百度研究院史上最強陣容”。
如今徐偉離開后找誰補上這個陣容的空缺,百度研究院會不會就此拆解IDL并入大的技術架構體系成為一個值得關注的點。
徐偉在百度的主要貢獻是什么?公開資料顯示他是在2013年9月加入百度深度學習研究院的,后來成為了百度異構計算團隊的主要負責人,其中一個貢獻是研究異構分布式深度學習系統 PaddlePaddle,這是國內第一個機器學習開源平臺。
長期以來,百度以“重技術”的標簽立足于開發者江湖,旗下聚集有上萬名工程師,李彥宏也多次公開強調,“互聯網發展到今天,百度的靈魂始終沒有改變——技術創新永遠是我們的核心驅動力”。阿里重運營,騰訊重產品,百度重技術曾是一種大致印象分割,也是百度持續吸引優質技術人才的源源動力。
追溯起來,百度深度學習研究院算是整個百度研究院體系的前身,也是百度布局AI賽道拉攏頂尖人才的窗口。早在2012年底的百度年會上,李彥宏透露百度將在2013年建立一個專注于深度學習技術的研究院——Institute of Deep Learning(簡稱IDL),于是2013年1?,百度深度學習實驗室(IDL)就宣布成立了。
李彥宏曾對此寄予厚望,親自掛帥當院長,任命余凱為副院長。2013年9月,前Facebook資深科學家徐偉與前AMD異構系統首席軟件架構師吳韌先后加入百度深度學習研究院,后來包括張潼、黃暢、倪凱等技術大牛都陸續加盟,對人才的吸引力越滾越大。
2016年到2018年,百度研究院陸續發生的人才流失成為業界調侃的梗,不完全統計高達數十位,盛況不再滑坡明顯,百度似乎并沒有把這些人才的優勢得到很大的發揮形成助力,很多人基于百度這個跳板倒是有了不錯的發展,百度最終成為了業界的黃埔軍校,倒是為行業輸出了一批弄潮的AI創業者,AI技術大神陸續離開是公司文化原因還是派系斗爭導致成為了業內捕風捉影的觀點。
另據知情人士分析IDL可能成為一個過渡品,如今技術大神近乎走空,目前王海峰領銜的百度AI技術平臺體系(AIG)已形成主導地位,主要任務是推進百度AI技術的商業化,不能很好商業化變現的研究可能會面臨削弱的處境,畢竟,百度IDL不是一個純粹的研究型機構,它隸屬于企業的一部分。
而對于技術人員來說或許會有種惺惺相惜的吸引力存在,如果標榜以重視技術立足的百度不斷失去對高端技術人才的吸引力,無疑會是一種隱性的打擊。
以王海峰為代表的AI隱形部隊相比較在曾被行業熱捧的研究院眾人,一度非常低調,甚至讓人難以喚起太多的記憶和聯想,但這位新的AI技術體系負責人、新晉Estaff成員兼管百度研究院院長如今已成為談百度AI繞不過的一個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