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捷勝錨機有限公司
(原泰興市捷勝船舶設備有限公司)
地址:江蘇省泰興市江平南路76號
全球服務熱線:13905266196
手機:13905266196 13905264589
電話:0523-87838058
傳真:0523-87838058
網址:www.ada1997.cn
E-mail:js139589@163.com jm139589@163.com
時代楷模黃群,未出校門就摩拳擦掌以身許國
人氣:24215 發布時間:2018-08-25
1989年畢業設計前在滬東廠實習,黃群在當時廠修的一艘艦船上留影。
20日犧牲的黃群,是中船重工第760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武漢人,1989年畢業于華中理工大學(現為華中科技大學)。黃群因公殉職的消息傳到母校華中科技大學,不少熟悉他的同學和朋友都表示震驚和惋惜。尤其是黃群當年的同班同學情難自已,對他當年以身許國的志向記憶猶新。
1985年,18歲的黃群考入華中理工大學船舶與海洋工程系(簡稱“船海系”),與陳遠紅是同班同學。
在那個時代,高校船舶類專業不是很“吃香”。國家經濟總量的提升、對外大宗商品的需求增大、基礎建設的擴展,帶動了船舶工業發展,船舶類專業大學生畢業后大部分都從事船舶工業。
“勤奮、善良、睿智、厚道、寬容、勇敢,在我心中,黃群就是完人。”陳遠紅說。當時的船海系為船舶工程和海洋工程而建。直到現在,班上絕大多數同學仍然戰斗在船海工程一線,默默耕耘,為建設海洋強國而奮斗,黃群在學生時代就是他們中的典型。
楊宏剛和黃群不僅是大學同班同學,還是中船重工后備干部班同學,對黃群的了解比不少同學多了一層。
楊宏剛說,黃群在學校是個比較低調的人,言語不多,偶爾蹦出一兩句,全是金句。在工作中面對外面的誘惑從不動搖,始終相信偉大的祖國,堅定自己從事的事業,從不動搖。畢業后,也有同學受改革大潮的影響,去了其他領域,但是黃群不忘初心,始終在自己領域越鉆越深。
“這種志向應該是在學生時代就有了的。”黃群的大學同學黃東回憶,1989年畢業前夕,黃群得知自己被分配至軍工研究所工作,高興不已,迫不及待地去校內圖書館尋找國內外相關資料來看。“我說你去單位報到后再看也不遲啊。他卻說大學學的多是通科教材,早一點看資料能夠早一點熟悉將來的研究領域。”
即便是同班同學,對自己的研究領域需要保密的,黃群也從不透露給黃東一星半點。黃東說,因為專業相同工作相近,他經常和黃群一起探討專業領域問題,但是黃群有言在先,只限于專業工程學術,從不透露研究的專業型號以及具體數據,大多數情況都是聽他說,碰到感興趣的問題黃群就不停追問。
黃群一心鉆研科研,對外界的很多事情顯得“另類”或“陌生”。黃東回憶,2004年,因為工作關系,他和黃群一起參加一個標準審查會,當時借機逛一下當地風景名勝是普遍現象,沒想到黃群一開完會就直接回去了,說是所里有任務,不能耽擱分秒。
2014年黃東在武漢和黃群見了一面,一起聊到喝茶,以及何種名茶,黃群一臉茫然,完全不知道外面的名茶有哪些。他建議不抽煙少喝酒的黃群多喝茶以增強體質。
不在乎外部條件一心想著怎么搞好工作
1985年,肖濤和黃群同時考入華中工學院(華中理工大學前身)船海系,一個讀船舶電氣,一個讀船舶工程。雖然兩人選讀專業不同,但因為在同一個地方讀過高中,性格相近,兩人喜歡一起活動,成為無話不談的朋友。畢業后,兩人又一起被分配到719研究所,成家前,他們經常一起開火吃飯。
“剛到所里,條件很艱苦,待遇很低。”肖濤回憶起30年前的往事,仍歷歷在目。他說,同一批分到所里的15個人,后來由于家庭、深造等原因先后離開。黃群不在乎外部條件,他一心想著怎么搞好工作,以實驗室為家。起初,他在總體專業組擔任副組長,后來所里要求抓質量,安排他到質量處。在他的帶領下,所里質量體系標準才逐步完善起來。
在肖濤眼中,好友黃群生活上追求淡泊簡單規律的生活方式,工作上卻比誰都認真、嚴謹。兩人平時都很忙碌,來往雖不多,但肖濤知道,遇到困難時,黃群一定會幫助自己。黃群熱愛運動,多次勸說肖濤一起鍛煉,他總說等退休后約著一起健身。今年5月,黃群從大連到武漢出差,晚上忙完特地約肖濤散步,想幫助肖濤排解郁悶。
黃群因公殉職,肖濤剛得知消息,并不相信。在他印象中,黃群基本不會游泳,遇到水肯定躲得遠遠的。不過當得知他是為了保護國家財產和同胞生命時,肖濤信了:“只要他在那里,就一定會沖上去!這是職責所在!”老友離世,肖濤這兩天落寞許多,過幾年退休后,他再也無法實現與黃群一起鍛煉的約定了。
默默無聞為國家奉獻自己的青春和才華
黃群犧牲后,他的大學老師劉增榮為之惋惜。今年73歲的劉增榮曾教過黃群所在的船舶工程專業852班,時過多年,桃李滿天下的他,看到黃群的照片,感到非常熟悉。
“他品學兼優,出了這種意外,我感到很惋惜。”劉增榮告訴記者,他帶了很多學生,1985級船舶工程專業的學生成績都很優異。無論是學習,還是班上集體活動,黃群都表現突出。畢業后很多學生出了國,或者中途離開了自己所學的專業領域,黃群始終堅守在這個行業,默默無聞為國家奉獻自己的青春和才華,確實不簡單。
工作時,劉增榮曾帶領學生去實習過,他目睹過臺風來襲的可怕場景。這一次,黃群冒著生命危險,去保護國家財產和軍工設備,最終獻出自己寶貴的生命,劉增榮覺得非常可惜,也為學校和自己培養出這么一位優秀的學生驕傲。